|                导师介绍  |           ||
|                导师姓名   |                              尚慧琳  |                              
  |           
|                导师性别   |                              女  |           |
|                职务职称   |                              教授  |           |
|                所在院系   |                              机械工程学院  |           |
|                一级学科   |                              机械工程  |           |
|                二级学科   |                              机械设计及理论  |           |
|                研究方向  |                              非线性力学理论及其应用  |           |
|                联系电话   |                              13917906902  |           |
|                电子邮箱   |                              shanghuilin@sit.rich-wl.com  |           |
|                个人简介  |           ||
|                工学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主持及参与多项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于2011年入选上海市教委晨光计划(A类),以第一作者兼通讯作者在国内外重要期刊上发表近30篇学术论文,多次获得教学科研奖项,曾获全国徐芝纶力学优秀教师奖、上海市“育才奖”和上海市首届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二等奖。  |           ||
|                学习与工作经历  |           ||
|                2011.1~至今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机械工程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2014.9-2015.8   上海市徐汇区科协,副主席(挂职锻炼) 2011.9-2012.7   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国内高级访问学者 2008.4-2010.12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机械工程学院,讲师 2005.4-2008.32  同济大学,航空航天与力学学院,一般力学与力学基础专业,博士 2003.9-2005.3   同济大学,航空航天与力学学院,一般力学与力学基础专业,硕士 1999.9-2002.7   复旦大学,新闻系,新闻传播专业,辅修 1998.9-2002.7   同济大学,理学院,应用数学专业,本科  |           ||
|                科研工作与成果  |           ||
|                长期致力于微惯性器件结构设计和时滞非线性动力学与控制领域的研究,发表论文30余篇(SCI/EI收录23篇)。 主持项目: 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No.11472176)” 微惯性传感器振动系统的建模、全局动力学分析与时滞控制”,资助金额95万,研究起止日期:2015.1-2018.12. 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No.10902071)“时滞反馈对动力系统安全盆侵蚀的控制”,资助金额20万,研究起止日期:2010.1-2012.12(已结题); 3. 上海市“晨光计划”项目(No. 11CG61)“基于安全域思想的非线性系统的延迟反馈控制及鲁棒性研究”,资助金额6万,研究起止时间:2012.1-2014.12(已结题); 4.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科技发展基金(No.KJ2011-06)“多物理场工作环境下典型微器件结构的非线性动力学行为”,资助金额3万,研究起止时间:2011.1- 2013.12(已结题); 5. 上海市选拔优秀青年教师专项基金资助(No.yyy08004)“时滞反馈对非线性动力系统安全盆侵蚀的控制及其机理研究”,资助金额3万,起止时间:2009.1-2010.12(已结题); 6.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科研启动基金(No.YJ2008-13)“时滞受控系统中的多吸引子和吸引域研究”, 资助金额3万,研究起止时间:2009.1- 2010.12(已结题).  |           ||
|                主要研究方向  |           ||
|                  时滞非线性动力学与控制、微惯性器件结构设计  |           ||
|                 指导研究生情况  |           ||
|                累计指导研究生11名,其中,在校生6名。  |           ||